四川在线消息(宜宾频道曹洋)作为本次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4个试点县之一,珙县自8月15日起整顿工作已进入查纠问题环节,一个月以来当地查出了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整治?9月27日,宜宾市珙县召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工作新闻发布会,对查纠问题的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区代表的疑问进行解答。
珙县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查纠问题是教育整顿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的落实环节,为将查纠工作落到实处,珙县采取多项举措全面开展突出问题大排查、顽瘴痼疾大整治、害群之马大清除。
自查从宽被查从严
实现问题查纠全方位
一个多月时间里,引导干警主动查问题是珙县政法工作的常态。当地创新探索“四必谈”工作方式,坚持县委书记与政法部门党组(党委)书记必谈、政法部门党组(党委)书记与班子成员必谈、班子成员与中层干部必谈、中层干部与科所庭队室干警必谈,累计开展谈心谈话1000余人次。通过系列活动,全力促进问题干警打消顾虑、放弃侥幸、争取主动,785人填报个人自查事项报告表。目前,已有政法干警主动投案自首,有问题干警主动上交违法所得。
在鼓励干警自查的同时,珙县也在强化核查力量,聚焦重点线索查。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整合纪检监察、审判执行等力量,珙县组建3个问题线索处置专班、10个案件质量评查小组,对指导组交办问题线索、巡视巡察移交涉政法干警问题线索及其他渠道发现问题线索查办质效。目前,问题线索核查有序推进,已按照“自查从宽、被查从严”政策查处了一批违纪违法干警。
人岗相适也是查纠问题的重点工作之一。一个月以来,珙县开展政法部门班子及党组织运行情况、选人用人情况、人岗相适情况、执法司法关键岗位定期轮岗交流情况“四项调研”,对25名政法科级干部进行调整。
建章立制整治顽疾
确保整顿效果常态化
发布会上,“司法掮客”、执行不力、违规收费、干警家属参与经营活动等“顽疾”成为现场媒体和代表委员共同关心的问题。
珙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以民辅警参与或其家属参与经营活动这类现象为例,截至目前,该局已发现极少数民辅警及其家属涉足汽车货物运输、烟花爆竹、旅店、KTV等经营,这可能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除了通过行业劝退、岗位调整、帮助就业等方式督促整改外,珙县公安局还探索制定出“三定四查五到位”工作法,明晰了涉及公安机关37项行政许可事项的范围标线,研究制定了以禁止涉足6大类26小项经营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警辅警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经商办企业禁止进入行业的实施细则》,出台了《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防范杜绝违规经商办企行为的若干规定(试行)》。
制度化规范化的举措也落实到整顿工作的方方面面。今年8月,珙县县委制定《珙县领导干部带头支持公正执法司法的暂行规定》,对全县科级及以上领导干部作出“八条规定”;政法各部门根据实际分别制定《顽瘴痼疾专项整治“三定”方案》,建立顽瘴痼疾整改制度22个,提出整改措施60条。
各类专项整治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珙县法院针对离任工作人员充当“司法掮客”和违规代理等行为开展专项治理;珙县检察院多渠道征集检察机关办案风险防控意见,梳理出执法办案风险点31个;珙县司法局紧盯律师、社区矫正、公证三个重点板块开展专项整治。
此外,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在学习教育环节,珙县全力推进忠诚铸魂、读书实践、警示教育、依法履职、学习先进“五大专题”,探索创新“珙县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读书汇”书包、举办“大学法”系列讲座等经验做法,被全国试点办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