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宜宾频道 曹洋)11月2日下午,宜宾市南溪区长兴镇水口社区正举行该村今年第三季度两员两会暨村情发布会,在座的村民们不少已白发苍苍,但都在认真聆听村干部公布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而在另一头,长兴镇纪委书记谢涛也正和村纪检委员张罗着线上村务公开情况,“哪些资料还没上传到‘明白了’小程序?在外务工人员确保已经都能看到了吗?”
不同的方式,不同的载体,却都在向群众传达村务公开的内容,让在家和在外的群众都成为“明白人”,参与到基层治理中来。南溪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城乡基层治理中普遍存在的“三资”监管难、村务组务公开不到位、村级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而如何做好村务监督这项工作?规范村干部权力运行以及保障村民群众合法权益和村集体利益是首当其冲需要考虑的问题。
明晰主体
确保村务监督落细落实
上述负责人介绍,在走访调研中他们发现,原有传统的固定村(居)务公开栏、召开会议、发放宣传单、广播等“线下公开”的形式,只方便辖区群众就近了解、参与、监督村务。
而在农村,情况却更加复杂。由于绝大多数青年人外出务工,村里中老年人占比很大,这部分人由于距离、文化程度等原因,大多不常到村里了解村务公示情况;而在外务工的年轻人,了解村务的渠道也很有限。“近年来村组都建立了微信群公布信息,但又涉及到村民隐私问题。”
村务工作无法公开透明,这加剧了村干部和村民之间矛盾。谢涛坦言,不少村干部埋头苦干辛勤付出,不知情的村民却认为“当官的几爷子瞎搞”;村建制调整后,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一肩挑”,监管压力更大,村务的阳光透明更是迫在眉睫。
要改善干群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就必须要对当前的村务公开制度进行升级。而升级不是单一的开一场大会或增加几个传播媒介,更是要考虑如何让每一位村民都能直接参与到村各项事务中来。
为解决这类难题,近年来,南溪区在线上线下共同发力:线下,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两员两会”制度;线上,在宜宾市率先上线“明白了”村级智慧监管系统,群众通过该系统就可看住“明白钱”,弄懂“明白账”,理清“明白事”,真正成为“明白人”。
线上线下
形成村务监督体系闭环
什么是两员两会?上述负责人介绍,两员即驻村监督员,村级纪检委员,两会指村情发布会、村务评议会。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年纪较多,无力无暇进行村务监督等情况,南溪区将每季度首月的9日定为全区“村情发布日”,对群众关心关注的涉农惠农政策、“三重一大”事项、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进行发布,接受党员群众询问、质询和评议,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特殊困难人员、信访人员等群体参会比例进行提升。
当天在水口社区召开的村情发布会,就是通过线下面对面交流的方式为群众通报村里的情况;不仅如此,当地还利用“村村响、户户通”等载体功能,最大程度实现村务公开。
线下村务公开形式多样,线上监管系统更是让群众看住“钱袋子”算清“明白账”。当天上午,南溪区正式上线“明白了”村级智慧监管系统,无论是坐在家中还是在远方务工,村民都可以零距离参与到村务监督中来。
小程序设置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一卡通”补贴、村集体“三资”、涉农政策、监督举报等10项内容,辖区群众只需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即可查询与自身相关的内容;程序还提供包括扶贫、民政、农业等九个方面65项涉农政策和办事指南查询;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程序还设置了白条预警、关键字预警等6种预警类型。
今年3月,根据“补助”这个关键词,系统向南溪区纪委监委推送了一条预警,经调查核实发现,龙口村报销的3480元,均为到组上开展工作的差旅费和误餐费,“存在村内违规报销差旅补助问题,目前相关人员已受到组织处理。”
“通过系统,小到买一瓶墨水、一卷胶带、一个一次性茶杯等都要上网公布,买了多少、用了多少一目了然。”上述负责人表示,通过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当地形成村务监督体系的闭环,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村务中来,这一方面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另一方面,通过对村干部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督,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保护了村干部;双方的良好沟通,有利于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为农村的和谐稳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