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新闻记者 钟帆 范芮菱 宁宁 兰珍 何勤华 秦勇 薛维睿 余如波 何浩源
“货备齐没有?”4月25日上午9点多,在巴中市平昌县板庙镇大石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万平正挨家挨户了解商户的备货情况,“大家都在为五一节做准备,民宿、酒店的房间都订满了。”王万平说,自打脱贫后,大石村不仅改为了社区,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童话小镇”,每到节假日游客如织,“去年人均收入14380元,与2014年相比,翻了两倍。”
几天前,在四川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包括平昌县板庙镇大石社区党支部在内,全省共有900个集体、1400名个人获得表彰。王万平记得,当天下午6点多,他把奖牌抱回来时,社区办公室里早就挤满了人,“社区两委班子成员都在,不少周边的老百姓也来了,大家排着队跟奖牌合影,谈对未来的想法……”
征程再启,思潮泉涌。在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的广袤田野上,新希望正在发芽;在凉山彝区、四川涉藏地区的高山峡谷里,新动能正在孕育。春华秋实,砥砺深耕,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巴蜀大地上徐徐展开。
产业“压舱”撑起发展主心骨
近日,天气回暖,又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好时节,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正在筹备一场“吃货”盛宴——小龙虾节。“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在全市率先成立镇级资产公司,建立‘土地预流转’制度,高标准建设2万亩稻虾产业核心区,带动发展全县10万亩稻虾产业,形成百亿产业。”共乐镇党委书记邵升介绍。
4月23日下午,在产业园干活间隙,自贡市沿滩区沿滩镇詹井村村民黄桂明粗略估算家庭年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了。在他看来,这完全得益于村里发展产业的红利。目前,该村发展羊肚菌100亩,小龙虾200多亩,建立种养殖、果蔬种植、大闸蟹培育等6个专合社,村集体经济收入今年预计可达20万元。
德阳市中江县仓山镇偏偏店村,阳光照射下,满眼桑叶绿得发亮,远处的蚕房正冒着轻烟。近年来,仓山镇大力发展蚕桑产业,成立了10个专业合作社,在全镇发展蚕桑产业2743亩,建成蚕房16800平方米,“计划中期再发展3000亩,远期发展10000亩,同时引进丝绸深加工企业,为经济发展增添动力。”仓山镇党委书记徐万俊说。
“全面脱贫后,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基础。”据广安市广安区委书记文阁介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该区打算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集中连片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优质粮油、生猪两大主导产业和龙安柚、开花水果、晚熟柑橘、湖羊、稻渔综合种养、乡村旅游六大特色产业。
“加油干就对了!”泸州市江阳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陈亮说,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该区按乡村“五大振兴”要求,抓好产业帮扶、就业扶持等方面有效衔接,补齐产业发展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积极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增强脱贫内生发展动力。
机制“护航”确保脱贫不返贫
此次表彰大会上,凉山州共有78个集体、122名个人获得表彰。看到荣誉同时,凉山州扶贫开发局局长王永贵也非常清醒,“由于脱贫人口众多、脱贫时间较短、脱贫基础脆弱,我们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凉山州将聚焦‘防返贫’‘固成果’‘增收入’‘夯基础’等八个重点,接续奋斗。”
近日,甘孜州巴塘县正在打造一条滨河文化街,夏邛镇河西村的脱贫户志玛打算等开街后开间小茶坊。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巴塘县积极落实防返贫监测机制,加强对脱贫监测户、边缘户和临时困难户的关注,精准实施产业帮扶和特殊困难对象帮扶,杜绝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
在川南的泸州市古蔺县,为确保脱贫攻坚过渡期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将开展巩固脱贫成果专项监督,督促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不仅如此,我们还将开展涉农资金项目问题线索大排查大起底,抓好‘一卡通’治理。”古蔺县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赵源华说。
在雅安市汉源县,大渡河边的古路村村民也忙着为五一节作准备。脱贫攻坚以来,这个“悬崖上的村庄”已转身为游客不断的“网红村”,“在抓好防止返贫致贫现象发生的同时,我们将持续深化农旅融合发展,依托生态优势开发腊肉、土鸡、‘杆杆酒’等古路村生态商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水平。”雅安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扶贫开发局局长韩永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