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过教师节 这对“夫妻档”教师接力东西部扶贫协作,千里再续山海情

2021-09-10 15:52:14来源:川观新闻编辑:颜婧

邓烨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听大山告诉大海,大山大海,心连起来……”9月10日,宜宾市屏山县学苑街小学的教室里,传来了阵阵朗诵声。这天,朗诵团的指导老师李燕珍迎来了自己的第17个,也是首个在屏山县度过的教师节。

“接过丈夫的接力棒,把家乡浙江海盐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继续传递给大家,为东西协作贡献家庭力量。”此前,李燕珍主动请缨新一轮的东西部协作结对帮扶,在该校开展为期6个月的挂职工作。再早些时间,她的丈夫沈军也在该校挂职。

记者了解到,屏山县是宜宾市唯一的东西部协作帮扶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自教育帮扶开展以来,包括沈军和李燕珍这对援屏支教的“夫妻档”教师在内,东部累计派往屏山县专业技术人才26人次,屏山县也派出专业技术人才179人次到东部交流学习,屏山县与海盐县累计参与结对帮扶学校数各达34所。

妻子远赴屏山支教

既是接棒也是圆梦

“四川方言中总说‘要得,要得’,从中我能感受到到四川人的热情友好。”初来屏山,李燕珍对学苑街小学并不陌生,“(丈夫)沈军刚挂职归来不久,我就与他商量,想要接过接力棒,把海盐的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继续传递到屏山,为东西协贡献家庭力量。”

作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小学的一名骨干教师,李燕珍远赴千里,来到屏山,既是接棒,还是圆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其实在我读师范的时候就萌生了支教的想法。”李燕珍说,去年沈军(其丈夫)来到屏山支教,她在家里一边做好内务,一边也没耽误工作,家庭成员先体验了一把异地生活,积累了经验,“这次又是异地过教师节,但换成老公在家,我在外。(支教)决定得到了家人的支持,这将是一次很有意义的体验。”

开学第二天,学生朗诵团“山海朗诵社”正式成立。“当天就有110名学生报名参加,十分受欢迎。”这一场面出乎李燕珍的意料,“先初选了40多名学生,打算加紧训练,积极参加县级以上的比赛。”另一方面,她还希望结合自己一直在做的教科研指导与班主任培训,在平凡的工作中尽其所能。

丈夫初来乍到挂职

谋划促进学校德育专业化发展

“沈老师常帮忙给孩子买新衣服、学习用品。”听说沈军的妻子也来到屏山任教,学苑街小学学生杨利的父亲特地找到了李燕珍。

去年5月至今年2月,同为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通元小学教师的沈军挂职学苑街小学副校长。初来乍到,沈军感慨大山里的孩子们对外面世界认知的浅显,新的谋划在他脑海中铺开来。

沈军说,首先是结合班主任培训工作,在数个屏山县中小学骨干班培训中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并于去年12月促成了屏山县第一次德育工作大会的召开。“目的是让更多的老师逐步改变以往说教式的教育方式,尝试做孩子成长过程的引路人和陪伴者。”这种做法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他在校任职期间大力提升了班主任管理工作素养,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向多样化、专业化发展。”学苑街小学校长刘英贵说。

同时,他还促成了海盐爱心单位、个人与贫困学生家庭的结对帮扶。家访后,他把相关情况发在了朋友圈,引起了海盐多家爱心单位和个人的关注并结对。“结对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有,想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虽然目前已回到海盐工作,沈军依然时刻关注着屏山。

“这种夫妻接力帮扶屏山教育的精神值得弘扬,他们的职业精神与教育情怀也激励着屏山教育人,不断学习、勤奋耕耘。”屏山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说,当前正在实施嘉兴—屏山“红船领航·智慧育人种子计划”远程互动直播课堂建设,覆盖多所学校,“千里之外、同上一堂课,有助于东西部教育差距日益缩小,逐步实现教育优质均衡。”

受访者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