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张华 宜宾频道 曹洋)“水来了,水来了,安逸!”8月26日上午,在宜宾市筠连县团林苗族乡,伴随着村民的欢呼声, 一股清澈的水流从5公里外的山中引到了村里,解决了当地近2000群众的人畜用水难问题。
受持续高温少雨极端天气影响,筠连县因旱受灾面积4700余公顷,饮水困难需救助人口3万余人、大牲畜近7000头。面对旱情,筠连县采取找水源、挖水井、提灌用水等方式,全力保障因旱饮水困难群众用水。
团林苗族乡便民服务中心主任李伟介绍,为保障用水,团林苗族乡政府紧急启动30万元抗旱资金,在5公里以外的大山里找到新的水源,铺设9公里的管道,经过15天的紧急建设,主管道全部拉通,实现通水。
在筠连镇,当地干部群众投工投劳,为20余个村5万多名饮水困难群众接通备用水源,为680名脱贫户、监测户、饮水困难群众作好了极端天气安全饮水保障。筠连镇百花村还通过利用原有农户打凿的基井,开设14个临时供水点服务,为百花村350户1400余农户提供用水。
在各乡镇政府努力保障用水的同时,也有村民不等不靠,自行寻找新的水源点,解决用水难的问题。
在沐爱镇金坝村,村民们自筹6000余元资金打井,当地政府免费提供了1800米水管,建好后通过提灌的方式,解决了两个村民小组的用水难问题,同时,还可以供应500多头牛、2000多头生猪用水。与金坝村相邻的南坪村10组,沐爱镇也通过提灌的方式,让当地用水困难群众用上自来水。
“对于水源缺乏地区,我们还请专业队伍打机井,保障小区域集中供水。”筠连县水利局副局长徐德秋介绍,全县已投入资金360余万元用于抗旱,派出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组加强技术指导,鼓励群众寻找新水源,通过“蓄、引、提”方式设置临时供水点,分段分时分片解决群众用水难,“对于没有水源的地方通过送水车,送水到村、到组、到户。”
据统计,筠连县通过水库和骨干渠系,已累计向沿线乡镇输送水300余万方。截至目前,累计投入抗旱设施198台次,派出专家、技术人员185人次,安装供水管道(管网延伸)65公里,新建水源25处,新建临时供水点52处,拉水送水416车次。
筠连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