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珙县:“线上+线下”直通快办解民忧

2022-09-14 20:09: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颜婧

四川在线消息(曹艺琳 宜宾频道 曹洋)病人急需用药、家里电费即将用完、老人不懂线上下单……自宜宾疫情防控实行静态管理以来,为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宜宾市珙县依托“社情民意直通车”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方式,建立疫情防控期间一体化群众诉求直通快办工作机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线上:开通社情民情直通车 足不出户解难题

“针对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我们实行接诉即办、全程公开、结果反馈、考核逗硬的快速反应机制,让数据多跑路,做到疫情期间‘无接触’收集办理群众困难诉求。”珙县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县在整合12345政务服务热线、问政四川等信息渠道,实行24小时全天候专线受理的基础上,对居家隔离人员、独居老人、孕产妇、慢性病患者等重点群体,实行党员、干部或者志愿者“一对一”沟通联系、做好服务。

社区党员干部为小区老人送去生活物资

“娃儿的药算是有保障了,这个‘直通车’,管用!”9月10日,宜宾市珙县上罗镇新合村4社村民何良书通过社情民意“直通车”反映,其女儿重度地中海贫血需长期服药,希望相关部门协调购买。民情诉求交办后,上罗镇主动对接医院,定期让镇村干部为其送药上门。

为提高处理群众诉求效率,珙县规定,平台各个流程办理时间,要做到30分钟内转发职能部门承办、0.5个工作日内主动回访当事人,每晚8点总结并报送当天接收、办理情况。截止目前,通过直通车平台收集解决涉疫群众困难诉求45条。

线下:建立小区临时党组织 上门服务有保障

据了解,自珙县全域实行静态管理以来,县直各部门党组织整合力量、就地转化,在包联小区组建临时党支部198个,明确相关人员为临时党支部书记、支委成员,每栋楼(单元)明确楼栋长,并通过小区微信群、小区进出口、核酸采集点、公开栏等线上线下方式,全面规范公开临时党组织书记、委员及疫情防控期间职能职责,全面畅通群众困难诉求反映渠道。

为充分发挥临时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9月12日,珙县县委组织部全面发布党员干部、志愿者征召令,召集小区党员干部就地报到、小区志愿者广泛参与,有效构筑起疫情防控“红色防线”。

社区党员帮助行动不便老人

“看到小区微信群里临时党组织发出的征召令,我就想来当党员志愿者。”珙县恒信中央花园小区党员刘应同主动报到,当起了秩序维护员。他在等待核酸检测队伍旁热心服务,耐心劝导着聚集交谈、不戴口罩等不规范行为;党员刘应同冲在“疫”线热心服务,耐心解答群众疑问……

9月12日,家住珙县巡场镇水木清华小区的80岁老人任钟杨,由于冠心病急需到医院治疗,通过联系小区临时党支部,第一时间顺利入院接受治疗;巡场镇安民社区居民何华,早上反映婴儿奶粉即将吃完,当天中午奶粉就送到了孩子家中……通过联系临时党支部,畅通了困难诉求解决快速通道,一条条社情民意得到解决,让群众感受到了党委和政府的关怀温暖。

图片由珙县县委组织部提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