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消息(杨晓川 宜宾频道 侯晓梅)“菜包三次送进屋,吃好宅家不外出。组织者不辞劳苦,老百姓心悦诚服。肩并肩全力以赴,战疫魔势如破竹!解封时载歌载舞,干群们鼓掌欢呼!一一酒都社区三次送食品上门有感。”
刘兴明创作的顺口溜
这几天,宜宾市翠屏区合江门街道酒都社区微信群里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作者是原宜宾市文化局老党员刘兴明。“第一批生活物资包送上门,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刘兴明说,“除了肉、菜,还配送了调味菜、零食、水果等,考虑地太周到了!”
保量——4家企业保供7.4万户居民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重点是打好后勤保障战。9月12日晚,翠屏区对辖区内合江门街道、大观楼街道、西郊街道全域开展生活物资派送上门服务摸底。经统计,三个街道第一批次派送物资需要7.4万份。
保供企业基地,员工正在整理已打包好的物资包
为确保物资配送及时准确,翠屏区迅速成立物资保障工作小组,提前确定绿源超市、万家福等4家大型超市作为供货商,形成保供企业供货、生活物资保障组调配、街道社区组织发放的链条式配送流程。
“每份近20斤,共需配送2万份。我们连夜准备,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配送到位。”蓉戎连锁超市负责人孙廷蓉介绍。
保数量,还要保质量。为保证配送肉品的新鲜,翠屏区在配货过程中采取同杀同送,在运输过程中通过蔬菜与肉类分运、肉类提前预冷、冷藏车运输、配送点再装等方式,避免肉品在运输过程中变质。
“考虑到一部分家庭不具备做饭条件,我们还配备了蛋糕、火腿肠等物资。”翠屏区商务局副局长开妍说,他们同时为滞留宾馆酒店的外地人员提供了速食“爱心包”。
提速——1100余名志愿者让期待不等待
翠屏区合江门街道、大观楼街道、西郊街道属于宜宾老城区,非物业小区多,零散楼栋多。为提高配送的效率,翠屏区采取“虚拟小区”模式科学设置配送点位184个,形成“企业送到点、社区分发、志愿者上门”的配送流程。
“我们调动了50余辆运送车,全程闭环转运,根据物资保障组的通知送到指定点位。”绿源超市物流基地负责人介绍。据悉,在物资配送期间,各企业总共动员85辆运送车,每日运送320余车次,确保及时将物资送往配送点位。
身穿防护服的志愿者为居民送菜上门
早上8时起,一份份生活物资包陆续送达各小区,工作人员立即开始卸货、搬运、摆放、统计,随后一包包地送到每家每户。
“我们社区老旧小区多,志愿者只能通过爬楼送货上门,需要的人力就更多一点。”翠屏区合江门街道东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陈建中介绍,在配送物资之中,根据配送点位的具体情况搭配不同数量的配送志愿者,整合1100余名社区干部、网格员和志愿者参与送货上门之中,让群众的期待不等待。
点赞—— 一场尽心与感恩的双向奔赴
“感谢政府考虑周到”“大白们真的太辛苦了”“隔壁小伙伴都馋哭了”……9月13日至18日,连番的物资“轰炸”后,大家的朋友圈纷纷晒起了开箱视频和厨艺比拼,“感谢”与“感恩”成了高频词。
据了解,翠屏区发放的三批次生活物资包共计21万份,重1373吨,其中肉类重145吨,菜类1228吨。
居民在朋友圈晒物资
为确保全区物资供应顺畅、价格稳定,翠屏区还组织市场监管、商务等部门每日对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开展联合巡查,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市场价格垄断等违法行为;跟踪监测全区粮油、蔬菜、肉类、鸡蛋、牛奶等生活必需品市场运行情况,做好信息发布、产销衔接和供需引导,为全区疫情防控大局提供坚强支撑。
“目前,翠屏区除和都国际小区外已经解除静态管理,我们也将进一步加强市场的保供工作,督促保供企业做好线上购物服务,让居家群众能够享受又好又快又省的‘云’购物体验。”翠屏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石俊表示,同时翠屏区还将继续为“足不出户”的居民配送政府“爱心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