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看三江③|技术+人才+市场 智轨从宜宾走向海外

2023-02-16 13:05:47来源:川观新闻编辑:颜婧

邵帅 宜宾观察 曹洋 侯晓梅 川观新闻记者 宁宁

图片、视频/罗顺

2月15日,在位于宜宾三江新区的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列崭新的“使命号”智轨正整装待发,等待线束、涂装、调试后发往省外。从2019年投产以来,这里已累计产出宜宾、西安、哈尔滨、株洲、阿联酋等项目智轨电车60余列。2022年,四川中车智轨产值突破3.2亿元;今年,将目标瞄准5亿。

“三年时间里,我们和三江新区一同成长、相辅相成。”四川省中车铁投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制造中心工程技术部部长伍国平介绍。

扩大“朋友圈” 宜宾智轨走向海内外

从清晨6点半到晚上10点半,每天有76对智轨电车往返穿梭在高铁宜宾西站和智能终端产业园区之间。

“宜宾市委、市政府经过反复考察论证,认为智轨适合宜宾发展。”四川中车铁投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轨道快运系统是我国自主首创的新型城市轨道交通制式,在宜宾和三江新区的大力支持下,全国首条智轨运营线于2019年12月5日在宜宾正式商业运营。

去年7月,两列“宜宾造”智轨在成都亮相开跑,吸引了不少城市关注。据统计,自2018年以来,已有超过110个国内城市考察了智轨产业。

通过前期宜宾和三江新区的扶持和帮助,短短3年时间,智轨如今已从宜宾走向了海内外,智轨“朋友圈”不仅在国内不断扩大,在海外也有了新发展。目前除宜宾外,国内株洲、苏州、哈尔滨已开通智轨运营,运营线路超60公里;在建智轨线路12条(含海外3条)。宜宾也即将开通从主城区到南溪区和叙州区的智轨路线。

去年7月,中车智轨中标马来西亚轨道交通线路;9月,两列三编组智轨电车从广州港“出海”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这是中车智轨首个批量交付的海外项目…今年,中车铁投公司计划新造咸阳、拉萨、阿联酋、马来西亚等项目智轨电车35列,拟签订重庆、大理、长沙、无锡等智轨电车订单突破50列。

据了解,四川中车铁轨公司已建成月产8列的智轨电车生产线,及月产100台新能源大巴及专用车的多元柔性生产线,同时具备100列以上智轨维保能力的运维产线。

掌握核心技术 智轨产业发展壮大

智轨产业能快速发展,还在于企业对核心技术的攻坚。“自主导向、轨迹跟随、全电驱动、智能驾驶等是我们的核心技术。”伍国平介绍,智轨拥有天上无网、地下无轨、自动循迹、多轴转向、持久续航、准时准点、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等特点。

不仅在智能系统不断攻坚,组装环节也有突破。“以往车辆核心部件的组装容易受天气、温度等影响,不仅降低生产效率,也会对品质产生一定影响。”伍国平说,公司创新打造“粘接房”,列车组装可以在相对“真空”环境下运行。“只要有订单,我们随时都可以粘接组装。”

目前,中车铁投公司还大力招引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公司现已引进涂装、生产线束件等环节企业生产制造提供相关配套,后续还将配合宜宾市政府、三江新区管委会加大配套供应链的引入。

3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宜宾轨道交通产业在智轨快运系统相关装备制造、运营维护以及其他轨道交通产品制造方面已具备一定的基础。

根据《宜宾市轨道交通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宜宾轨道交通产业以智轨快运系统为主导产业,吸引轨道交通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聚集,支持现有装备制造企业加快本地化配套发展,形成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全球最大智轨快运系统生产基地,最终实现“宜宾造”轨道交通产品走向全世界。

到2025年,宜宾力争轨道交通产业营业收入达200亿元,其中,整车制造50亿元、配套产业100亿元、运营维保及综合服务40亿元、其他制式轨道交通装备制造10 亿元。

产教融合培养 人才增强市场竞争力

距离宜宾智轨生产基地不远,就是宜宾学院等高校。

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是四川中车铁轨的又一秘诀。

2022年6月,四川中车铁轨被授予宜宾市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与西南交通大学宜宾研究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展开合作。

“在这之前,实训基地已经与高校开展了多次实训培训合作,为在校学生提供技能提升的机会。”伍国平介绍,“学生可以到企业参加实训实习,公司技术骨干还会到高校为学生授课,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2017年,伍国平从宜宾学院毕业,短短四年间从刚进入公司的助理工艺师连跳两级成为了一名高级工艺师,这得益于企业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既有与职业学院共同培养的实操技术人才 ,也有与高等教育学院联合培养的工程师类高层次人才,实现了人才培育‘双通道’模式。”伍国平说,这样的人才培育模式让更多人愿意留在宜宾发展。目前,公司一线生产员工和管理人员约200人,其中90%都是本地人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