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会看宜宾|“三茶统筹”如何助推川红工夫高质量发展?行业大咖这样说

2023-05-12 08:56:35来源:川观新闻编辑:刘川
手机访问

宜宾观察 曹洋 川观新闻记者宁宁

摄影/罗顺

川红工夫红茶是四川的传统优势特色产品,与安徽“祁红”、云南“滇红”并称中国三大工夫红茶。如今,川红工夫红茶已走过70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制作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性产品被评选为四川最有影响力的茶叶单品。如何对标全国红茶先进产区,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高标准、全链条推进川红工夫红茶高质量发展?

5月11日下午,在第12届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三茶统筹”助推川红工夫高质量发展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云等专家学者和全省11个茶叶主产市、30个茶业重点县政府负责人、知名茶企代表、省内外茶行业协会领导嘉宾等共聚一堂品茶论道,为川红工夫红茶发展献智献策。

“科技创新驱动川红工夫品质升级。”论坛伊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率先强调科技在萎凋、发酵等红茶制作流程的重要意义。他表示,川红工夫红茶要扩展市场,仅靠手工制作不能实现量产,必须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做好品控。

对宜宾川红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晓东而言,要在原料基地、加工生产等各环节与科研院所开展合作,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才能推动川红工夫走的更远。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王云在解读《振兴“川红工夫”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中也多次提到“科技”的力量。王云说,实施“三茶统筹”融合发展,要深入挖掘川红工夫茶文化,依托院士平台科技支撑,引导产业纵深发展,实现由单一发展向多元发展转型。

王云介绍,在川红工夫茶产业发展十大工程体系与重点工程布局中,做牢川红工夫产业科技支撑工程体系是重要的内容,在茶树资源收集、调查和发掘利用,茶园基地绿色智能化、机械化生产、新产品研发、茶旅融合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上海微帝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覃文华则更注重消费者体验。他表示,从茶厂到消费者,应该建立更加便捷的消费体系。“消费者应该以更低的价格喝到更优质的茶叶。”

据了解,2022年12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精制川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富民增收的意见》(川办发〔2022〕78号),将川红工夫红茶专用茶树品种推广、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工工艺提升,以及“川红工夫茶”地方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等方面列为重点建设内容。这些举措,为川红工夫红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条件。

宜宾是四川茶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产区之一,是川红工夫的原产地和集中发展区,红茶产量占全省红茶产量的80%左右。近年来,宜宾统筹发挥国资民企等各方面优势作用,强基地、优加工、壮龙头、响品牌、提效益,打造了“早白尖•中国红茶第一庄园”、筠连巡司川红特色小镇等一批三产融合示范区,推出了红贵人、醒世黄金白露等优秀工夫红茶单品,培育了以川红集团、醒世茶业等为代表的一批重点红茶生产企业,在川红工夫红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