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民中心“政务+供销”综合服务区
为纵深推进基层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提升基层服务效能,给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暖心服务,2024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探索“政务服务+N”新模式,通过将政务服务与供销、科技、网络理政等融合,实现配套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基层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探索“政务服务+供销联动”打通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紧紧围绕为农服务工作,以积极争创全省“政务服务+供销”试点工作为契机,与宜宾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合作,建立了宜宾市“政务服务+供销”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政务服务+供销”工作模式,进一步拓宽了为农服务领域。
依托宜宾市民中心的场地优势和业务功能,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倾心打造“政务+供销”综合服务区,2024年7月10日,宜宾市民中心“政务+供销”综合服务示范区暨“宜宾汇”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展示窗口正式运营。示范区包括政务服务咨询服务区、休闲娱乐区、“宜宾汇”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展示窗口等,真正做到了将政务服务办公区、农产品展示区展示有机融合,实现“政务+供销”硬件升级,切实打通为农、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据了解,近年来宜宾市已按照全省“政务服务+供销”试点工作部署,积极推进政务与供销业务在各级政务(便民)服务场所和供销站点“双进入、双叠加”,2023年已圆满完成6个“政务服务+供销”试点建设。下一步,宜宾市还将在翠屏区思坡镇临江村便民服务站、屏山县福兴供销合作社等8个“政务服务+供销”点位开展试点,以推动渠道共建、服务互通、资源共享等方式,搭建起“政务+供销”双向服务平台。
探索“政务服务+远程导办”打造“云综窗”新模式
为突破政务服务的空间屏障,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聚焦企业群众的咨询帮办诉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探索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推进“云窗口”服务支撑体系建设,逐步推动政务服务业务跨层级、跨地域办理。
线下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云窗口”,配置综窗助手,汇集26个企业和群众咨询高频热点问题,实时在线提供事项咨询、办事指导、远程申报等帮办服务。综窗助手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可视对讲等技术,实现办事人、工作人员、业务部门三方音视频会话、远程业务指导、数据协同共享,解决办事地点远、办事流程复杂、跑动次数多等问题,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通办,使办事流程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便捷化,有效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
目前,已在宜宾市民中心、翠屏区政务服务中心、五粮液园区便民服务中心等政务(便民)服务大厅设立云窗口,综窗助手累计服务五粮液产业园B区等250余家企业,共为企业群众提供远程导办服务200余次。下一步,将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下沉至基层,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市县乡村政务服务业务“就近办”。
探索“政务服务+网络理政”听“民声”解“民忧”
2024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在网络理政上多点发力,以回应民生需求为核心,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将企业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最终标准,让网络理政成为民众反映民生需求、解决民众实际问题的“好帮手”。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以“一个号码”服务企业和群众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和优化,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群众互动渠道。统筹整合宜人宜宾APP、“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宜宾110平台等受理渠道,搭建起统一的宜宾市网络理政平台,让市民群众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就可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据悉,2024年上半年,宜宾市网络理政平台共受理群众、企业诉求46.7万件,办结46.6万件,办结率99.67%。受理量环比减少4.3万件,环比下降8.45%。
下一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将全力整合服务资源,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增强基层政务服务能力,打造“十五分钟政务服务圈”,让基层群众“家门口”办成事,切实提升基层企业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张楚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