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以为民办实事、惠企优服务为要求,不断创新服务管理新模式,优化为民服务、为企服务环境,打造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让政务服务更有温度,让群众办事更加舒心满意、高效便捷。
“高效办成一件事”助力政务服务再提升(小)
近年来,宜宾市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牵引,聚焦教育领域、企业开办领域等“一件事”服务事项,持续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减环节,让更多办事企业群众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通办”,提升全市“一件事”政务服务效能。
为优化教育领域政务服务流程,着力提升教育入学事项的政务服务质效,宜宾市统筹梳理教育体育系统政务服务事项,构建了教育领域政务服务“一单一图一表”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立由政务服务事项清单、运行图谱、实施要素一览表构成的政务服务事项管理体系,严格按照“一单一图一表”提供办事服务,线上线下审批一个标准、一套材料、一体化办理。目前,教育体育领域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一件事(游泳场所)办理时限由14个工作日缩减到13个工作日,办理环节数量从9个缩减到5个,需递交材料从13个缩减到11个;举办攀登山峰活动审批法定审批时限10个工作日,承诺审批时限5个工作日,压缩时限50%。
除公民教育入学事项外,宜宾市同样关注个体工商户的办事需求,为此,宜宾市专门成立了“开饭店一件事”工作专班,制定印发《宜宾市推进“开饭店一件事一次办”联办工作方案(试行)》,细化工作措施,形成工作合力,推动“一件事”落地见效。同时,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权利推动线下窗口建设,在全市各级政务中心市场监管窗口设立“开饭店一件事”专窗,过再造办事流程、精简办事材料、压缩办理时限,实现餐饮店开办只进一门、只到一窗、只跑一次,解决多环节、多处跑、多次跑等问题,切实提高了群众办事的便利度。
下一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将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不断拓展道路货运企业、开办餐饮店、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等“一件事”业务宣传渠道,让更多人了解“高效办成一件事”办理模式,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
“无差别受理综合窗口”助力政务服务再提速(小)
宜宾市紧扣综窗改革“着力点”,在系统建设、事项资源集成等方面下功夫,不断强化综合窗口服务“主引擎”,力促行政效能提升。
秉承企业群众办事便利角度出发,以无差别综合窗口为主,以特色服务窗口为辅,以部门单设待整合窗口为过渡,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在市民中心政务服务大厅醒目位置合理规范和设置综合窗口,打造了“前台统一收件、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模式,推动解决审批服务职能分散、信息不畅、效能不高以及企业和群众办事跑窗口多、提交材料多、审批时限长等问题。此外,还自主开发建设了宜宾市综合窗口辅助接件系统,实现与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打造“办件数据自动流转、办理进度实时同步办结结果自动反馈”的审批模式,形成“一窗通办、协同联动、信息共享、一网办理、线上线下、同步办结”的便捷高效政务服务体系,有效推动“综窗改革”提质增效。目前,宜宾市无差别综窗月均咨询1400余件受理400余件、流转700余件、颁发400余件。
在强化智慧系统辅助功能的同时,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充分利用综窗辅助系统的自动集成功能,形成“一件事一次办”主题式服务,推动高频办事全生命周期服务集成改革落地见效,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利用综窗辅助系统数据摆渡技术,实现投资建设、卫生健康、文化体育、公共安全、农林竹业等高频领域事项,从受理到办结仅需一个端口一次录入,进一步提高办件效率。
“川渝通办”专窗解民忧异地办事不再愁(小)
在做优本市范围内便民服务的同时,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聚焦跨区域政务合作,全力推动“川渝通办”落地实施,让川渝两地的企业群众办事“不出市”“少跑路”。
目前,宜宾市已在市、县两级所有政务服务大厅全覆盖设置“川渝通办”专窗,将群众办理需求大但业务分散、专业系统要求不高的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窗口;对涉及部门相对集中、系统要求高的事项,集中到专业综窗受理,从受理、审批到办结实现“一窗通办”集成服务,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取一个号、只排一次队便可办结业务。据了解,当前已实现311项“川渝通办”事项线下落地可办。
此外,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依托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全面推进“川渝通办”线上平台建设,及时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认领对应事项并编辑办事指南发布,实现“川渝通办”事项认领发布率100%。在四川政务服务网宜宾分站点上线“川渝通办”办事服务专区,实现高频电子证照共享互认、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全程网办,依托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提供申请、受理、审核、办结、送件的全流程网上服务,截至目前,宜宾市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3.13%。
下一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将推出一系列持续升级的政务服务举措,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优化服务资源、提高服务效能,在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优化政务环境上持续发力,增强了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张楚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