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沾 宜宾观察 曹洋
4月16日,在宜宾市高县落润镇公益村的抹茶生产车间,4条刚投产的全自动生产线开足马力,当天约1吨抹茶碾茶片从这里运往浙江、上海等地。
这是高县首次尝试进行抹茶生产。2024年,高县人民政府与四川桑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桑禾农科”)签订茶旅融合示范项目合作协议,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分三期建设,一期主要建设2000亩欧标茶园、4条全自动碾茶(抹茶)生产线,未来将打造以茶园观光旅游、抹茶消费场景体验为主的茶旅融合产业链。
“抹茶作为新兴领域,市场前景广阔,国内抹茶销售额近几年增速达15%。”桑禾农科高县分公司负责人何翔介绍,作抹茶片的茶叶需要统一管理,在采摘前20多天,茶叶需进行遮阳处理,通过散射光增加叶绿素和氨基酸含量,同时降低茶多酚比例,从而形成独特的鲜爽口感和翠绿色泽。
就在4天前,落润镇经过遮阳的2000亩抹茶正式开园采摘,茶农钟宗才忙得不可开交。“我家有2亩茶叶做抹茶,鲜叶保底价4元1斤,现在每天卖茶叶收入都有几百元。”钟宗才说,他家有10亩茶园,以前茶叶都是传统种、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今年他拿出2亩茶园进行抹茶种植。“效益好明年全部换成抹茶。”
“抹茶开园采摘当天下午,我家就通过机器采了300斤鲜叶,卖了1200块钱。”新寨村茶农潘勇说,抹茶公司安排人员到路边收购鲜叶,极大地方便了茶农。
“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企业向农户提供种植管理技术,包括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并指导农户培育生态有机高品质茶叶。”高县落润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同时,通过“订单”收购的合作模式,保障村民收入,实现多方共赢。“标准化的茶园管理可以让茶叶提高附加值,茶园亩均收益提高1000元。”
茶农们采摘好的鲜叶,随即被送往几公里外的抹茶生产车间。桑禾农科抹茶生产车间技术员周毅介绍,经过采摘、储青、蒸汽杀青、冷却、干燥、梗叶分离、二次干燥、碾茶等工序后,成品抹茶碾茶片才得以生产出来。
“由于抹茶市场火热,目前我们已接到160吨的抹茶碾茶片订单,产值超2000万元。”周毅说,截至4月15日晚,公司已收购4万多斤鲜叶,生产出碾茶近6000斤。“项目二期将打造8000亩抹茶茶园,新建6000平方米厂房,购置设备安装组成生产线11条。”
据了解,高县是川红工夫原产地,现有茶园33万亩、茶农超10万人。近年来,高县在绿色发展、科技赋能、产业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全县已建成8个万亩亿元茶叶基地,春茶产量6000吨,产值约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