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兴文:移风易俗有序开展 苗乡劲吹文明风

2025-05-22 17:50:4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眉灵

​在宜宾市兴文县麒麟苗族乡德应村,陈竹香老人头戴生日皇冠,在邻里清亮的祝福歌声中,接过志愿者递来的长寿面。这场没有礼金、不摆宴席的集体生日会,正是该县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写照。自2025年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兴文县通过“四轮驱动”破解大操大办顽疾,让“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余不办”的新风尚在苗汉群众心中生根发芽。

“过去随礼像雪片,现在红包有红线。”在共乐镇冷水垭村,新修订的村规民约被编成顺口溜广为传诵。兴文县充分发挥基层自治力量,组织全县178个村(社区)因地制宜修订村规民约,通过红白理事会建立婚丧事宜操办流程、礼金上限等具体规范。更关键的是,这些制度源于群众院坝会上的热烈讨论,礼金标准、宴席规模等“硬杠杠”都是村民举手表决的结果。这种“群众定规矩、大家守公约”的模式,让移风易俗从政府倡导变成了群众自觉。

兴文县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联动机制,组建190支文明劝导队,整合人大代表、乡贤能人等社会力量,形成完善的劝导网络,还通过“文艺+治理”模式,各乡镇创作移风易俗主题文艺作品200余件。

在堵住陋习的同时,兴文县更注重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今年5月20日,20多对新人参加“相约520·兴结良缘”婚恋主题活动,在苗族银饰叮当声中许下文明婚约。麒麟苗族乡推出的“麒老融融”高龄老人集体生日项目,把传统寿宴转化为公益聚会,老寿星分享人生故事,亲友四邻和镇村志愿者送上祝福,形成了“孝老不拼排场,敬老重在用心”的新风尚。

据统计,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兴文全县累计劝止违规操办148场次,引导简办婚丧事宜547场次,群众人情支出明显下降。这场移风易俗的深刻变革,不仅卸下了群众的人情负担,更重塑着苗乡大地的精神气质,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明力量。(刘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