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四川在线从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宜宾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46.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64.4%,继续撑起宜宾经济发展“半壁江山”。
市场活力,从经营主体“井喷”可见一斑。数据显示,1—6月,宜宾新注册登记经营主体25362户,总量居全省第三。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细胞”,细胞活跃,经济肌体才更健康。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宜宾市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今年5月,宜宾启动“宜企暖心、解难纾困、护航发展”专项行动,1453名领导干部对4345户“四上”企业实行“一对一”包干服务,全流程跟踪解决企业诉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干部当“办事员”,企业少跑腿。“局长跑流程”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宜宾10个部门精简审批环节28个,22个部门累计压缩办理时限315个工作日,企业办事再提速。
政策“组合拳”持续加码。开店办厂手续再简化,贷款贴息更给力,夜间经济、直播电商、文化旅游迎来新红利,民营经济倍增的“春天”扑面而来。
7月10日,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现场工作会议通报2024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宜宾获评“优秀”等级,成为全省9个获此殊荣的市州之一。2024年,宜宾还入选“全国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城市”,市场活力、城市魅力、发展动力交相辉映,激荡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李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