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在线从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处获悉,自宜宾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快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类产业空间的重大部署以来,全市上下以“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为总目标,全面发力、精准施策,成功绘就一幅产业繁荣、活力涌动的生动画卷。
2024年,宜宾累计新建(改扩建)产业空间222个,新培育企业5593户,带动就业6.59万人,新增营收198.9亿元。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宜宾产业基础的厚植,是经营主体信心的提升,也是发展动能的加速释放。
五大空间,各展精彩
在中小微企业创业园里,新厂房拔地而起,设备轰鸣作响——叙州区南广产业园引进了17家企业,长宁宋家坝园区新落户年产600吨可纺竹原纤维生产线,全市带动2509户企业蓬勃成长。
在专业楼宇中,现代金融、数字经济等高端产业聚势而生,《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催生了“一楼一专班”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新增380户企业,为城市经济注入新活水。
走进城市商圈,万象汇、冠英古街人潮涌动,特色消费场景不断焕新,新增2419户企业、带动就业6428人,宜宾的夜色因消费的火热而更加璀璨。
在广袤的农文旅基地,油菜花海、茶园梯田与特色民宿相映成趣,与农夫山泉等龙头企业的合作,带动8270人在家门口就业,村庄焕发出“产业+文化+旅游”的崭新活力。
而在科技孵化器内,清华同方、国辰机器人等创新力量加速集聚,实验室与创客空间里,年轻创业者正为下一个“宜宾制造”故事埋下伏笔。
创新赋能,服务加码
宜宾不仅在“建空间”,更在“育主体”“强服务”。企业开办、迁移等高频事项“一件事”集成改革累计办件8.85万件;七批次机会清单共发布项目189个,计划投资额超过百亿元;5000余户空间内企业通过培训和政策扶持,能力和竞争力不断提升。
未来可期,蓝图已绘
下一个阶段,宜宾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补齐配套短板,提升产业链协同水平,打造更多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杆项目,让五类产业空间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承载地,助推宜宾加快建设区域经济新高地,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释放城市的无限潜能。(李震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