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高县:“六字诀”让红色故事在孩子心中“活”起来​​

2025-10-24 14:42:45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眉灵

在革命烈士李硕勋的故乡四川宜宾高县,一所以其名字命名的学校——高县硕勋小学校,近年来积极探索红色育人新路径,学校创新推出“忆、讲、演、绘、颂、访”六字诀工作法,将厚重的红色资源转化为孩子们可感、可触、可参与的生动实践,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代代相传。

面对以往红色教育中故事讲不生动、学生兴趣不高的难题,硕勋小学转变思路,以“让英雄故事可感可知”为核心,系统构建“六字诀”育人模式。

“忆”是基础。学校不仅利用当地红色场馆资源,还引导孩子们通过观察历史照片、文物复制品,写下“想问英雄的话”,与历史人物建立情感连接。

“讲”出童声。学校培养“红孩子”宣讲团,鼓励孩子们用“5分钟讲完”、“保护大家的行动”替代“武装斗争”等易懂语言,改编和讲述英雄故事,年宣讲受众超3000人次。

“演”出真情。通过排演《铁骨铮铮李硕勋》等川剧和舞蹈剧,孩子们沉浸式体验英雄角色,深刻理解信仰的力量。

“绘”表敬意。学生们创作了大量仿铜画、国画、书法作品,用画笔描绘心中的英雄形象,表达对先烈的崇敬。

“颂”传精神。深情朗诵烈士家书、传唱红色歌曲、创编英雄故事快板,成为校园常态。“访”寻榜样。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探访故居、寻访老党员、感受家乡巨变,在社会大课堂中寻找身边的榜样力量。“六字诀”工作法的深入实施,不仅让红色故事真正“活”了起来,更显著促进了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学校的整体发展。该校年度综合考评持续领先,少工委、少先队先后获评省市级荣誉,相关德育微视频课程被中央电教馆遴选为示范作品。

红色基因内化为了学生们的行动自觉。一名宣讲团成员在成长手册中写道:“以前我不敢说话,现在能给几百人宣讲;以前觉得英雄很远,现在明白,勇敢、帮助别人,就是学英雄。”

高县教育和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县硕勋小学通过“六字诀”这一生动载体,成功地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独特的育人优势,为如何有效传承红色基因提供了富有启发的实践范例。(喻茂林 龙希虹)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