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珙县为解决全县社会组织数量多、质量差,专业社会组织少、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通过“筑平台、建体系、重激励、微治理”等举措,全力培育社会组织参与城乡社区基层治理,目前,珙县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有231个。
珙县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县级层面,当地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实施社区社会组织“安家”工程,分两期高标准打造集珙县社会工作服务总站、珙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珙县志愿者服务中心为一体的“一站两中心”,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专愿服务者提供培育孵化、平台展示、活动场地、人员培训等综合服务。
为健全体系,实施社会工作专业机构全覆盖。今年,珙县印发了《珙县社会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方案》《珙县社会工作总站运营方案》《珙县乡镇社工站建设运营指导手册》。按照“一年试点引领、两年延伸全覆盖、两年规范专业化”的建设思路,以“县级社工总站—乡镇社工站—村(社区)社工室”三级联动建设路径,今年县级建立社工总站1个,乡镇社工站3个,村(社区)社工室9个,其余10个乡镇和村(社区)也将分两年全部建成。
在进一步探索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及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工作模式的同时,珙县赋能培育本土社工机构,实现珙县社工机构专业化、社区治理实效化双赢局面,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针对该县社区(小区)治理方面的难题,聘请专业社会工作机构对巡场镇社区(小区)进行走访调研,收集了社区(小区)问题、需求、资源三张清单后进行治理。
同时,加强激励,发展壮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去年6月,珙县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联合印发《关于实行珙县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补助的通知》,对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相关人员进行补助。并于今年10月初,组织了珙县社会化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培训,加大对社工人才的培育,解决社会化专业性人才紧缺的难题。(张世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