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宾市兴文县共乐镇以多项举措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集中打造资源整合、产业融合、利益联合三个平台,推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在基层落地见效,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
打造资源整合利用平台,汇聚乡村振兴强大动能。创新建立土地“预流转”机制,对农户手中的零星土地统一进行高标准稻虾田改造,引进8家农业企业连片发展稻虾循环种养,初步建成稻虾种养循环示范基地、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基地、乡村振兴示范基地。全镇稻虾产业规模达12000余亩,2022年产粮约1310万斤、产虾550万斤、产虾苗7000万尾,产值达2.42亿元,真正实现“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统筹推进观光产业路、小龙虾孵化基地等项目建设,完成万亩稻虾核心区标准化建设。成立兴文县小龙虾产业研究院,争取到四川农业大学、省市农科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对口支持,聘请省市小龙虾养殖专家5人、养虾顾问8人,对农户开展小龙虾养殖技术免费培训,初步形成“学术人才+技术人才+本土人才”的人才结构,着力建设稻虾产业人才高地。
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推动农旅产业融合发展。突出标准引领,建立激励奖补机制,推动实现稻虾产业标准化、专业化、科技化、现代化。建成水稻烘干中心、大米加工厂、育秧育苗中心和全程机械化服务中心,由镇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运营,实现水稻产品烘干、加工、冷链物流一体化。开发“虾稻米”品牌,注册“兴文石海小龙虾”地理标志商标,延伸稻虾产品产业链。围绕“近郊游”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完成全镇商住户风貌改造、墙体彩绘、场镇美化,以农旅广场为中心,开发“荷塘月色—桃花岛—山朵·万象园”农旅融合环线,举办“丰收节”“小龙虾节”等特色活动,推动稻虾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打造利益联合共赢平台,实现多方主体抱团发展。以镇资产管理公司为纽带,构建新型“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为企业提供资金、土地、人力资源等服务,带动全镇10个村抱团发展。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合作社分红、自主种养等多种途径增加收入,有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行村集体经济收益公积金、公益金、福利金、奖励金、红利金“五金”分配机制,大力推动稻虾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公共设施,大力开展环境整治、积分兑换、示范评选等基层治理实践活动,推动村集体经济反哺基层治理,涵养文明乡风,助力乡村振兴,切实推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走深走实。(任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