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查阅近年来的相关资料,走访保护区周边的村社,发现你们在履行自然保护的宣传教育,提升思想引领、宣传引导上还存在一定的短板。”近日,宜宾市屏山县委巡察组对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开展政治“体检”,并就如何提高自然保护区宣传教育实效进行了深度交流。
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宜宾市屏山县境内,是目前国内唯一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四川山鹧鸪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这里保护着四川山鹧鸪、灰胸薮鹛、金额雀鹛等珍稀鸟类275种,大熊猫、黑熊、林麝等珍稀兽类53种,珙桐、光叶珙桐、红豆杉等珍稀蕨类及种子植物1407种,爬行类29种,两栖类20种。
如何在保护区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巡察组的推动下,屏山县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召开专题会议,进一步整合保护区周边学校、村(社)资源,建立“保护区-学校、学校-学生、学生-家长”三级宣传教育辐射链,探索出保护区融合发展新路径。
今年9月底,龙华初级中学校的30余名学生在四川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和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保护区,通过了解野生动植物与栖息地、社区与生态保护的关系、与“鸟导游”田洪交流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致富路”等活动,进一步增加了对生态保护的理解与认识。一场特殊的自然教育公益宣传活动,让四川山鹧鸪“护二代”成为宣传教育的着力点,提升了保护区对周边的影响力,传播了四川山鹧鸪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知识和理念,增进了保护区社会功能,提高了社会整体自然保护意识。
“巡察工作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有利于保护区的长远发展之计,推动解决难点堵点问题。”屏山县委第一巡察组相关负责人表示。(胡姜伟 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