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2023年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在筠连县春风村政学院开班,接下来,将开展为期四天的培训。
此次培训班由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和宜宾市人民政府主办,宜宾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中共筠连县委、筠连县人民政府承办。培训以“理论教育+互动教学+现场教学”的方式进行,将邀请知名专家教授分析文化和旅游人才的现状,讲解乡村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路径,宣讲人才如何带动文化和旅游的发展、培育壮大四川省文化和旅游产业,努力发掘和打造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的新样板,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副司长陈贵贞表示,要把乡村文化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结合起来,激活优秀乡土文化,还要把文旅产业多元发展和不同产业深度融合结合起来,打造地方特色鲜明的文旅业态,构建“千村千貌”“一村一品”的乡村特色旅游模式,实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的有效传承与创新发展。此外,还要把文化人才本土培育和外来引进结合起来,壮大乡村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既能“立得住”又能“引进来”,共同推进乡土文化资源开发。
“这次专题培训班在筠连举办,是对筠连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鞭策和鼓励。”筠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邱镇江表示,筠连将以此次培训班为新起点,持续做优做美文旅产品、做实做细文旅服务、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让筠连成为人人心仪向往的旅游胜地,成为感知“长江首城·中国酒都·中华竹都”的重要窗口。
据统计,今年1至11月,在“春风山庄”“南丝绸之路不夜城”等文旅消费场景的带动下,筠连县共接待游客约746.63万人次、同比增长92.10%,旅游综合收入约74.38亿元、同比增长148.18%,春风村先后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天府旅游名村,文旅赋能乡村振兴逐步从“星星之火”发展成为“燎原之势”。
近年来,宜宾市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优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百千工程”,大力发展乡村沉浸式体验游和城市近郊游,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宜宾也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加强乡村特色文化传承保护与利用,推动乡村特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努力将乡村建设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才、兴得起产业”的美好家园,在“诗”和“远方”中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为全省乃至全国文化和旅游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宜宾样板。(陈俊朱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