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推进五类产业空间建设、升级为企服务热线等方式,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干事创业的良好营商环境,让民企敢闯、敢试、敢干,为宜宾市民营经济发展增加新动能。
压缩时限,助力审批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来,宜宾市创新开展“局长跑流程”活动,致力于进一步优化企业办事创业流程,全方位提升办事效率,让办事企业“少跑路”,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新变化。
为确保“局长跑流程”扎实有效推进,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积极组织31个市直部门、12个县(区)部门和乡(镇)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采取“陪同办”“驻窗办”“亲自办”等方式,亲身体验企业群众的急难愁盼,通过转换角色、变换视角,“沉浸式”体验办事流程。各部门负责同志以活动为契机,通过“面对面”接待服务办事企业,全程“手把手”指导办,认真查找优化流程、压缩时限、精简材料等方面突出问题,截至目前,市直部门共查找行政效能、流程优化等方面问题 139 个,各县(区)共查找问题 352 个。
在宜宾市,“局长走流程”不是“走过场”“走形式”,而是让每个部门负责同志带着问题“走”,带着整改措施“走”,真正深入业务办理的每一个环节,在流程体验中找问题、查堵点,做到全链条评价、全流程优化。活动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市公积金中心等10个部门共精减事项办理环节28个、压减29.17%,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22个部门共压缩办理时限315个工作日、压缩42%。
服务升级,助力园区企业“家门口”办事
为给全市民营市场主体创造有效有形的成长空间,宜宾市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市五类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按照“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的要求,做优成长空间、政务服务、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成长活力。
规划建设一批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等五类成长空间,配套一流的为企政务服务,采取帮办、代办、上门办等形式,定期为区域内的市场主体提供集中服务。同时,根据不同企业的集聚特点,梳理企业开办、经营发展、项目投资等全生命周期服务,在企业集聚区设置代办员,就地解决登记注册、税务申报、社保缴纳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为加快推动全市中小微企业创业园、专业楼宇、城市商圈、农文旅基地、科技孵化器五类产业空间发展建设,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助力建设一流营商环境,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印发了《宜宾市五类产业空间政务服务提升工作方案》。按照《方案》的任务实施步骤,宜宾市将在6个园区开展集成式政务服务改革试点,计划2024年重点打造30个五类空间政务服务试点(含6个专业楼宇政务服务试点),2025年完成50个“政务+产业空间”试点,丰富服务模式,推动增值化服务,进一步拓展服务平台、服务方式和服务载体,健全完善集中办、帮代办、上门办服务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政策支持等全链条服务。
聚焦诉求,架起网络理政“连心桥”
2024年以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推动建立完善企业服务办理、企业诉求回应、企业需求挖掘“三合一”的全生命周期网络理政服务体系,以“一个号码”为企业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努力打造企业诉求“一号接听、一键转办、一办到底”的营商环境新高地。
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以“一个号码”服务企业和群众为目标,推动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和优化,进一步畅通政府与企业、群众互动 渠道。统筹整合宜人宜宾APP、“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宜宾110平台等受理渠道,搭建起统一的宜宾市网络理政平台,让企业群众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就可以反映问题、解决问题。
2024年上半年,企业服务专线共受理企业来件2759件,办结2750件,办结率99.67%,总体满意率为99.41%。平均办理时限2.14个工作日,比规定时限减少了0.86个工作日,办理提速28.67%。
下一步,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聚焦难点堵点用改革攻坚破难,着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良好营商环境。(张楚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