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宜宾市“4+4+4”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为进一步完善“政府与企业的常态化沟通机制”,2024年,宜宾市修订印发《民营企业诉求处理机制》,持续畅通问题反映、诉求解决的“主渠道”,推动民营企业健康发展。
畅通渠道“扩面”。宜宾市全面升级困难诉求“直通车”、畅通问题反映“主渠道”,由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设置民营企业维权科、企业服务专席,牵头全覆盖、分季度走访县域“四上”民营企业,深化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服务机制,常态化收集企业问题诉求,“企呼我应”,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点对点“按责转办”,推动问题诉求“直达快办”。
受理诉求“增量”。坚持问题导向、上下贯通、常态长效,重点收集上级督查反馈、领导调研交办、市民热线投诉、维权平台反映、日常书面表达等渠道民营企业的问题诉求,包括准入服务享受难、生产经营融资难、惠企政策兑现难、无争议账款收回难等。所有诉求“一企一策”,“台账制”管理,“责任制”落实,“销号制”办结,务求“实打实”解难题。2024年上半年,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受理企业诉求152件;各县(区)走访县域民营企业6603户,收集诉求1729件。
服务企业“提质”。通过召开联席会、协调会、办公会、约谈会、早餐会,以及报送典型案例、不定期通报、联合实地督查等方式,压实办理责任,推动诉求化解,抓好办结回访,并将办理情况作为民营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截至6月底,市政务服务非公经济局办结企业诉求97件,挽回经济损失7000余万元;推动各县(区)解决企业诉求987件,挽回经济损失1.89亿元。(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 敬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