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成功为一名77岁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实施“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这项创新技术通过建立大脑“排污通道”清除致病物质,为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了全新治疗方案。
患者王奶奶(化名)确诊阿尔茨海默病两年,虽长期服药但病情持续加重,出现记忆力下降、频繁丢失物品等症状。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杨安强博士团队在详细评估患者情况后,决定采用新型微创手术“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通过颈部4-5厘米小切口,在高清显微镜下将发丝般细的淋巴管与静脉精准连接,为大脑搭建起“排污专线”。
“这相当于‘疏通’了大脑排污通道。”主刀医生杨安强博士解释,手术通过降低脑内淋巴回流压力,促进β淀粉样蛋白等有害物质的代谢排出,从而延缓记忆衰退。术后监测显示,王奶奶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已出现改善趋势,目前正在康复中。
神经外二科彭华主任介绍,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是一种微创显微手术,操作集中于颈部表浅区域,无需开颅,较传统神经外科手术风险更低,兼具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根据国内颈深淋巴静脉吻合术的临床观察,多数患者术后数日即可在记忆力、语言能力等方面获得提升,部分晚期患者甚至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这为药物疗效不佳或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彭华说。
作为四川省神经疾病区域医疗中心,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合神经内、外科及精神心理科优势资源,近年来持续开展多项高精尖诊疗技术。除本次创新技术外,中心还常规开展脑肿瘤切除、神经微血管减压、癫痫外科等治疗,四级手术占比达60%以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