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凯翼汽车智慧工厂的焊装车间,巨大机械臂灵活挥舞,钢板在短短几分钟内变身为新能源汽车骨架。近日,200余名初中生在宜宾三江新区的现代化工厂里,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工业课”。
这样的场景,在宜宾的高新技术企业车间里越来越常见。越来越多的宜宾孩子踏上工业旅游之旅,在真实的工厂环境中,触摸科技脉动,感受“宜宾智造”。
宜宾拥有中车智轨、极米科技、四川时代等40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及14所高校资源。当地整合这些“硬核”资产,打造覆盖全年龄段、贯穿产业链的工业研学生态圈。
三江新区大学城和科创城研学旅游实践营地面积达36平方公里,整合高校、科技馆、新能源企业等资源,已成为工业研学主阵地。截至目前,该营地已带动高校创收800余万元,科研企业创收上千万元。
“这些研学点位置集中,路程短,既可以让学生们在工厂了解生产过程,也可以去公司感受科研氛围。”宜宾教投研学带队导师李月茂介绍,在宜宾科教城大学城营地,学生们可以去往一电航空、极米科技、中车智轨等企业,了解科技产业的新兴技术,激发对科技的兴趣。
针对工业研学常见的“走马观花”难题,宜宾创新推出“双向赋能”模式——提炼知识、亲手体验。“考虑到工业生产所涉及的流程极为复杂,我们将工业流程进行合理简化,从中提炼并转化为易于孩子们理解和接受的科学道理,再邀请他们自己实践感受。”宜宾教投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凯翼汽车,学生在生产线旁对话工程师,亲手调试机械臂的参数;在四川时代新能源基地,高中生能探究一块动力电池生产的前世今生;在三江新区中车智轨,小学生们走进智轨生产车间和调度指挥中心,模拟参与城市交通调度。
宜宾工业研学的吸引力持续增强,依托本地大学城和科研资源“借外力”,招引外地客流。宜宾教投通过“万名学子研宜宾”活动,让宜宾本地大学生和留学生走进企业车间,了解更多“宜宾智造”。对外联合川渝滇黔多地打造“宜泸同学”“宜乐同学”等研学品牌,依托长江经济带和川渝滇黔城市群协同优势,推动课程互认、资源共享。
宜宾市科教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聚焦资源整合与课程创新,探索开发更多沉浸式、体验式研学项目,提升全域研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邵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