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在线从宜宾市政务服务和非公经济发展局获悉,该局会同相关部门将“制度供给+要素保障+机会清单”直送园区一线,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成”迈向“办更好”,为“五类产业空间”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从数据、政策、企业三个视角,能清晰洞察“五类产业空间”的发展态势。
数据见证发展活力
自推进“五类产业空间”建设以来,宜宾成绩斐然。2024年,新建(改扩建)产业空间达220个,新培育企业5593户,带动就业6.59万人,新增营收198.5亿元。2025年上半年,新建(改扩建)13个,新培育企业1177户,带动就业3.16万人,新增营收71.91亿元。
在增值化服务方面,围绕产业全链条与企业全生命周期,梳理出10个领域179项服务清单;企业开办、迁移等10个高频事项实现“一件事”集成办理,截至2025年5月累计办件8.85万件;已发布6批次177个机会清单项目,计划投资104.1亿元,其中95个项目成功签约,协议投资20.017亿元;通过实施“百千万”培育工程与系列专题培训,已覆盖空间内企业5000余户,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政策激发发展动力
政策方面,宜宾对“五类产业空间”分类精准供给。创业园强化招引与要素保障,助力企业落地生根;专业楼宇突出专业化、特色化定位,打造产业集聚高地;商圈通过“场景营造+活动引流”,提升消费者黏性,激发市场活力;农文旅基地融合“产业+文化+旅游”,打造复合业态,推动乡村振兴;孵化器则以“资源导入+成果转化+投融对接”,提升孵化效率,培育创新力量。
为确保政策落实,宜宾建立“季盘点、月调度”机制,定期发布推进通报与问题清单,市县联动开展现场督导,形成“发现—交办—整改—复盘”的闭环管理。
企业享受发展效益
对于企业而言,入驻“五类产业空间”可享受诸多便利。“一站式”服务让企业进园即可获得政务、法务、财税、人力、市场等全方位服务;园区内的会议室、检测平台、路演大厅等公共载体开放共享,降低企业运营成本;通过机会清单“以需定供”,畅通政府采购、场景应用与资本链接,为企业拓展市场;人才公寓、子女入学、通勤配套等措施协同推进,增强企业与人才的归属感,让企业安心发展。
宜宾市通过数据驱动、政策引导、服务企业,“五类产业空间”正释放出强大的发展活力,未来,宜宾将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五类产业空间”向更高质量发展,为宜宾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李震鑫)